廣州大學歐陽小偉副教授、牛豔飛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左義兵博士應邀來校進行學術交流
6月17日上午,應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邀請,廣州大學歐陽小偉、牛豔飛、華中科技大學左義兵一行在求是樓231會議室作學術報告并與在場師生進行學術交流。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教師和研究生共三十餘人聽取報告,報告會由陳佩圓副教授主持。
歐陽小偉以《微納多尺度界面特性及其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研究》為題,從納米尺度介紹了界面特性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圍繞所提出的鈣離子吸附理論,開發了界面性能評估與調控技術,通過精确測量和控制界面的鈣離子吸附行為,可實現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精準調控,并在建築、環境和生物材料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報告會現場
牛豔飛作了題為《超高性能混凝土疲勞裂縫擴展行為及數值分析模型》的學術報告,從研究背景、纖維拔出行為研究、UHPC彎曲性能研究、UHPC疲勞損傷性能研究幾個方面介紹了細觀力學表征循環荷載作用下UHPC微觀、細觀和宏觀結構損傷演變特征,闡明了循環荷載作用下界面力學傳輸機理、纖維增強、增韌退化規律和纖維橋聯限制疲勞裂縫擴展作用機制。
報告會現場
左義兵作了題為《堿激發材料的數值模拟研究:微結構形成、耐久性與力學性能》的學術報告,詳細介紹了一種新型模拟堿礦渣反應過程和微觀結構形成的數值模型——GeoMicro3D,對該數值計算方法模型的建立、物理化學過程的模拟、粒子的模拟、前驅體的溶解擴散過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闡述了GeoMicro3D在堿激發材料模拟計算領域的應用潛力。
報告會現場(供圖:陳佩圓)
會議結束後,三位老師與參會教師、學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對大家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報告會理論分析與工程應用相結合,内容豐富,圖文并茂,開闊了學院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在工程材料方向的學術視野。
歐陽小偉,廣州大學副教授。2017年獲得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土木工程專業2023世界排名第二)博士學位。2018年任職于廣州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1)微/納/原子尺度水泥基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2)固廢的資源化利用;(3)廢棄混凝土微粉的碳化及其應用;(4)集料的精細化發展技術。出版英文專著一本,共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包括《Cement and ConcreteResearch》、《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在内的SCI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科研項目7項。提出的集料化學特性對水泥水化影響理論被行業權威科學家認定為國際主導理論,其微納尺度研究方法在國際水泥化學大會(ICCC)的主題報告中被重點報道。
牛豔飛,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師從韋江雄教授。主要開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疲勞損傷、工業和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omposites Structur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獎、建築材料創新獎等。
左義兵,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2019年博士畢業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導師:Klass van Breugel和葉光教授),現擔任國際材料與結構研究實驗聯合會(RILEM)下屬技術委員會“堿激發材料耐久性(TC-247-DTA)”和“堿激發材料力學性能研究(TC-294-MPA)”的委員,第二屆中國矽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态材料分會理事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和堿激發膠凝材料學術委員會的委員。主持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2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研究基金項目1項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在國際權威SCI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Society》等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論文17篇),出版英文專著1本,Google scholar引用1200餘次,單篇文章最高引190餘次,h因子17。2020年獲《重慶大學學報》優秀論文獎(第1作者),2021年獲建築材料科學技術獎基礎類二等獎(排名第8)。
(撰稿、核稿:王宇軒、陳佩圓、榮傳新)